在當今社會,護患關系緊張,病人對護士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個值得病人信賴的護士。在很多人眼里,都認為做護士很簡單,打打針、發發藥,誰都可以去做,僅有或僅掌握熟練的護理技術及專業知識,對于病人來說是遠遠不夠的,他們更需要我們護士能有耐心、細心、愛心、高度的責任心及較高的綜合素質,所以做一名護士的確是不容易的,特別是一名好的護士。 在我們日常工作中常說能為病人解決問題,就是良好的護理,而實際上能夠善于觀察,發現病人的問題并為之解決,才是更高層次的護理,而且應該要做到讓病人有“賓至如歸”之感。有些護士總認為自己是在為醫院工作,為了每個月的工資而工作,而我覺得自己應該是在為病人工作,看上去這兩種工作目的做的工作都是一樣的,可出發點不一樣,心情就不一樣,感情色彩不一樣,效果也就不一樣,相信病人也一定能感覺得到。在工作中應該認真履行救死扶傷的崇高使命,以無私的奉獻精神,嚴謹的工作態度,精湛的護理技術來實踐“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醫學哲言,為提高護理技術水平而努力奮斗。 此外,在平時工作中,要學習如何更好的與患者交流,護士除了做治療外,還應經常性地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獲得更多有關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需要,及時解決病人存在的問題,向家屬和病人解釋病癥的原因、治療原則、注意事項,并進行飲食、生活指導,健康教育指導。對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心,要多體貼愛護,表情親切,說話溫和,建立感情,生活上多關心幫助病人,只有這樣才能使病人積極配合治療,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了解和幫助病人,更好的提供護理服務。 當然自己還應該保持最佳情緒。工作中的狀態和情緒,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心境,積極而穩定的情緒,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臨床技能,產生最佳護理效果和護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