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名普通的精神科護士,已經在 眾智福山精神病醫院 工作兩年了,每天的工作似乎一成不變,卻又充滿著未知的工作狀況以及伴隨的酸甜苦辣,久了會有一份淡淡的成就感。
精神科護士與普通綜合性醫院護士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除了進行傳統護理之外,更需要照料患者的精神狀態。各種媒體對那些精神病人的描述也讓人不寒而栗。其實不論患者在社會上是什么年齡、身份,一旦病發,都像是失去理智的孩子,或哭鬧無常,或突然動手打人,護士需要像幼兒園老師一樣,耐心哄、用心勸,也許一兩個看似普通的親密肢體動作,卻可以給這些脆弱的病人帶來極大的心理安慰。
我在精神科這兩年工作的感受:工作的個中辛苦,一言難盡!但我要用充滿真摯的笑臉告訴大家,我愛我的工作,我愛這個特殊的科室,更愛每一個精神病人!因為就是這些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他們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病癥反應,有的發作起來對我們連踢帶打,有的對我們的小姑娘護士流露出一種原始的野性,欲行流氓性的騷擾。有些人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需協助沖涼更衣。工作內容既有專業技術,更需人文關懷。當他們通過我們的醫治和護理,病情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我們的心中有莫大的安慰。也許他們大多數都不記得自己曾經對我們做過什么,也記不起我們為他們做什么 。 可人性的善良,家庭般的溫暖,病人與醫護人員兄弟姐妹般的親情,這在任何科室都無法體會。絕大多數病人,剛入院時,對醫護人員是相當排斥的,但我們的宗旨是“視患者如親人,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為了一切病人,時刻注意自己的行業形象,使每一位病人感到溫暖和親切。”這樣才能夠贏得他們的信任,才能保持護患關系的和諧健康。
這種和諧的護患關系減輕了患者的精神負擔,打消了他們的顧慮,讓他們能夠對我們敞開心扉,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更快地恢復健康。說實話, 兩年前剛入職時,我也有過想法,并不是愿意在這個科室長期干下去。,
下面我給大家講述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也許大家聽后就會理解我們工作中的辛苦與幸福……
有一個不滿20歲的病人,來的時候似乎是一座火山,疾病仿佛賜與他神力!似乎隨時隨地會對任何人噴發他的憤怒與暴力,他用強壯的身體襲擊周圍的人,在傷害別人的同時也在傷害自己,為了他和其他的病人,我們有時不得不用保護性約束帶把他保護起來。可是有一次這位患者竟然咬開了部分約束帶,背著病床在病房里跳。各位想一想,我們護士也是血肉之軀,并沒有比別人更大的膽量和更強壯的身體,面對這樣的病人誰不感恐懼!
一次他病情發作就踹了我一腳,看到他如此具有危險性,護理他時我真是膽戰心驚,根本不敢靠前。然而主任、護士長卻對待他像親人一樣耐心與細致,除了和藹可親之外,更重要的是專業的技術與溝通的技能。主任拉著他的手問寒問暖,拉近心理距離,護士長在為病人進行生活護理的過程中同時進行健康教育。病人對醫護人員的態度有了很大的改變,我被他們所感動,所折服。我也學著他們主動和病人溝通交流,加強生活護理。在我們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他很快達到了臨床治愈,對我們醫護人員禮貌有加,感激萬千。當這個病人出院時拉著我的手,動情地說“謝謝,謝謝!”那時我心中油然升起一種成就感,一種我從未有過的自豪!從那時開始,我更加安心本職工作,更加熱愛這個富有挑戰的科室。
我們科室的全體工作人員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用我們的責任心換取他們戰勝疾病的決心,用我們的愛心換取他們的信心,用我們的耐心換取他們的舒心。就是這樣經過一天天的治療與護理,就是這樣一天天用我們的理解和愛心照顧著他。我們心中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用我們辛勤的耕作換取病人的身心康復,既便是再苦再累也只化做一個字“值”!精神科也并不是象別人想象中的是個充滿鐵鏈、鐵鎖和鐵籠的監獄和牢房。您來看一下就知道了!
那我告訴您,用病人的話說“很舒適、很溫馨、很家庭化、很有人情味”。因為我們突出的是人性化服務,科學的人文關懷融入在工作的方方面面。我們的病房里有乒乓球臺、象棋,麻將,魔方,心理治療室等。病房的裝飾處處體現了人性化的特點。先進的治療、人性化及個性化的護理、優質的服務、良好的管理、舒適的環境,病人和醫護人員其樂融融。最具特色的是他們在打麻將,玩魔方,下象棋,做運動,我們推出了各種類型的康復訓練,內容涉及相當寬泛。還有護士們教他們唱歌等。這些活動充分地挖掘了病人的潛能,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了興趣,覺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通過治療,使他們獲得了許多體驗性的認識,因而逐漸擺脫了抑郁和焦慮情緒。
我經常同大家一道積極參加病人的康復訓練活動中,同病人一起學唱歌和勞動,就如同一個大家庭一樣。受到病人熱烈歡迎,也是我們的特色治療方法,使我們的治療效果和服務水平得到了提升。有人說,你們精神科的醫護人員就是幼兒園老師,只要脾氣好就行了。我的內心感受是,長期在精神科工作,沒有壓力是不現實的,得學會釋放壓力,化壓力為動力。
當年懷著夢想走出校園,來到了這間醫院,來到了精神科,有過好奇、有過熱情、有過開心、有過迷茫、有過委屈!看到某些同學放棄護理后混的風生水起,也有想過放棄,想過換工作。但是每當看到病人精神康復出院,病人及家屬的感謝;看到他們開心的回來復診時聊工作,聊生活;偶爾在街上碰到出院病人問好;還有我們醫院領導對護士的關心支持,回家感受到家人支持理解的態度。這所有的點點滴滴都讓我深深體會到自身的價值:有些東西不是薪酬來衡量的,兩年后的今天,我更堅定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