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5今晚有篮球直播,洛杉矶湖人门票,厄尔门罗,阿森纳最新消息,nba新浪手机体育网,校园足球比赛

設為首頁 聯系我們
     
  欄目導航
 
  “吃得好”就是“營養好”?
 
 

“吃得好”就是“營養好”?

來源: 海南日報 | 錄入時間:2021/6/11 | 點擊:
 

■本報記者馬珂

2021年海南省全民營養暨“5·20”中國學生營養日主題宣傳活動省級啟動儀式近日在海口舉行。

與成年人相比,學生身體生長發育較快,對能量和營養的需要量相對較高,兒童時期營養狀況會影響人一生的健康。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您家孩子的營養是否也跟上了?日常飲食是否吃對了呢?海南日報采訪了省疾控中心專家。

問題 肥胖越發嚴重營養不良仍存在

據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檢測評估所營養與學生健康監測室室主任江蘇娟介紹,當前,我省孩子面臨的營養問題主要包括超重肥胖,多種營養不良現象,高血壓、糖尿病低齡化等。

●肥胖

江蘇娟表示,雖然我省學生肥胖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肥胖發生趨勢呈現逐年增多。

肥胖不僅會對孩子的身體發育造成嚴重影響,而且還將增加成年后因肥胖引發相關慢性病的發病風險,如高血壓、糖尿病、兒童期至成年期持續肥胖等疾病。此外,肥胖還會影響兒童青春期發育,危害呼吸系統及骨骼,對心理、行為、認知及智力產生不良影響,并誘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癌癥等。

●營養不良

據悉,我省營養不良、發育遲緩情況逐年減少,但仍然存在。營養不良主要表現為消瘦、生長遲緩和低體重。除了遺傳、疾病等因素,兒童營養不良大多是由于不健康的飲食行為所致,比如不愛吃富含蛋白質的肉類、蛋類、奶制品等。江蘇娟建議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均衡飲食的好處以及挑食的害處,并保證孩子每天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比如蛋類、奶制品、豆制品、肉類、魚類等。

●微量元素缺乏

在學齡前的兒童中,缺鐵性貧血癥狀也較為常見。長期鐵質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等,都有可能造成缺鐵性貧血。兒童生長發育快,需要更多營養,若不重視攝入富含鐵的食物,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精神不振、煩躁等。

預防缺鐵性貧血應注意合理飲食。補鐵主要依靠動物性食物中的血紅素鐵,比如紅肉、動物肝臟。同時,家長可以給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如青椒、鮮棗、獼猴桃、柑橘等。

改善 食物種類每天應至少達到12種

據悉,國家衛健委公布了《營養與健康示范學校創建與評價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其中對營養與健康示范學校的創建“門檻”做出了詳細規定。

在膳食營養保障方面,提出學生餐每餐供應的食物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魚禽肉蛋類、奶大豆及堅果類等四類食物中的三類及以上。食物種類每天應至少達到12種,每周至少25種。學生餐的烹調方法合理,每周油炸食物不超過2次。采取有效措施,逐步降低鹽、油和糖的用量,達到適宜水平。學生每學習日在校飲用奶及奶制品達200ml。

●三減三健

“三減三健”是《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中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專項行動內容,其中“三減”是指減油、減鹽、減糖,“三健”指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

減鹽行動:定量鹽勺控制食鹽量關注食品營養成分表

高鹽飲食會增加高血壓、胃癌、骨質疏松等疾病的發病風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個年齡段每天食鹽的推薦攝入量是不同的:健康成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6g,2-3歲不超過2g,4-6歲不超過3g,7-10歲不超過4g,65歲以上不超過5克。《2015年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每日烹調鹽攝入量為10.5克。

減油行動:不喝菜湯或用菜湯拌飯,少吃油炸食品

江蘇娟說,攝入過多油脂,容易引起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等,健康成人每人每天推薦烹調用油量不超過30克。

減糖行動: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減少食用高糖食品

江蘇娟介紹,過量攝入糖可導致肥胖、齲齒、降低抵抗力、缺乏維生素、增加近視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生風險。經常飲用碳酸飲料,會增加齲齒、牙痛和牙齒損傷的風險,導致肥胖,可能導致糖尿病、血壓升高等風險增加,對兒童骨健康產生影響。“我們發現現在很多學生每天都會喝奶茶一類的高糖飲料,這對孩子健康非常不好,需要學校和家長一起幫孩子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入。”江蘇娟說。

上一個:疫苗能抵抗病毒最新變異嗎?能“混打”嗎?權威回應! 
下一個:海南省城鄉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解讀 

Copyright © 2012-2020 All Right Reserved 海南眾智醫療投資有限公司 www.021hj.com 版權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秀路瑞宏大廈18樓 備案號:瓊ICP備16003164號-1